EastFruit 团队继续对全球蓝莓市场进行分析,重点关注智利--第一个成为全球新鲜蓝莓出口领导者的国家。在秘鲁崛起之前的几十年里,智利一直占据着蓝莓出口的头把交椅,在该行业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。在经历了多年的出口停滞或下降之后,智利的蓝莓产业正在趋于稳定。2023/24 产季的出口量超过 86,000 吨,超过了最初的估计,扭转了之前的下降趋势。这比上一季增加了 7%,但仍比最高出口量低约 18%。
智利的早季条件良好,凉爽的天气推迟了果实的成熟期,使得收成稳定,果实质量上乘。然而,秘鲁季末重叠期的扩大导致市场大量涌入,影响了价格。在传统的出口窗口期,智利种植者现在面临着来自秘鲁、墨西哥和摩洛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。
智利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重新定位,重点是向新的栽培品种过渡,改善果园管理,以提高果实硬度、大小和采后寿命。在长途海运中面临质量问题的老品种正在被取代。"智利拥有多年的经验和数据,可以在技术和品种方面做出最佳决策,品种更换已经开始展示出更新的组合"。许多竞争力较弱的果园正在转向冷冻浆果生产。
由于砍伐,鲜食出口的净种植面积有所减少,但新种植的浆果产量更高,符合鲜食市场标准。该行业投资于物流改进和新技术,如冷链管理和可控气氛运输,以确保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。
智利出口商在多个市场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,欧洲大陆是主要目的地(2025 年初占出口总量的 41%),其次是美国(35%),对亚洲和英国的出口份额较小。这种市场多样化有助于智利应对需求波动。在冬季,智利仍然是欧洲的主要供应国,欧洲买家依赖智利以及摩洛哥和西班牙的淡季水果。
与秘鲁相比,智利的优势在于出口市场的多样化,这得益于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(ASOEX)在行业内的协调努力和推广。该协会在全球推广智利蓝莓,包括进军东南亚市场的战略。
有机蓝莓在智利呈增长趋势,约占出口量的 12%,主要针对高端市场。
在经济上,由于劳动力和投入成本上升以及市场价格下降,智利面临着利润压力,影响了利润。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使收成复杂化,成本上升。高利率对新建果园或重新种植的融资造成挑战,减缓了品种升级的速度。这些因素造成了 "谨慎的行业心态 "和反应迟缓。不过,整合正在进行,出口公司的数量在五年内从 190 家减少到 110 家,这表明效率有所提高。
到 2025-2030 年,如果条件有利,智利有望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,年出口量在 8 万至 10 万吨以上。凭借智利在经验和客户关系方面的战略优势,增长将是渐进式的。
资料:EastFrui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