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6日晚,一则落款为上海城市超市(CITY SHOP)的告知书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,告知书称,近年来上海城市超市经营举步维艰,尽管采取了多种自救手段依然难以为继,现公司决议解散,决定从4月16日起停止上海城市超市所有门店的经营。告知书提到,上海城超停业后,拟通过法律途径,在法律的框架内,依法、妥善、公平解决公司遗留的全部债务问题,最大限度保障所有债权人的利益。
关店当日,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的大股东——上海天天鲜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,公司新增股东上海添链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0%。一位上海城市超市的食品供应商表示,上个星期他们还在正常供货,4月16日凌晨公司收到城市超市闭店的邮件,他们和城市超市合作多年,十分信任,感觉这次闭店很突然。
停业消息传出,令众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唏嘘不已。上海城市超市由崔轶雄创办于1995年,创立之初,崔轶雄就将生鲜和进口商品作为城市超市的主打特色,超过80%以上是进口商品,是上海最为知名的高端进口精品超市之一。高峰时期,上海城市超市拥有15家门店,店铺位置大多设置在日月光中心、浦东花旗大厦等高级商业区和豪华住宅区,北京亮马桥和芳草地也设有分店,单店面积在几百平米到几千平米不等。
2017年3月,上海城市超市的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从"崔轶英"变更为"王伟",王伟的另一身份是天天果园的创始人。天天果园曾尝试采用"门店+前置仓"的模式在北上广深布局近50家门店,2016年几乎全部关闭。2017年,正值生鲜电商行业洗牌阶段,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或倒闭或被并购,市场遇冷。与此同时,京东、阿里等电商巨头入局,有着京东背景的天天果园和阿里背景的盒马鲜生、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展开激烈竞争。
当时天天果园与上海城超的整合,被认为是天天果园重新尝试线下的举措,据当时媒体报道,上海城超将旗下15家超市的精品生鲜消费区交由天天果园运营。天天果园除了将与城市超市共享精品生鲜消费的供应链资源外,城市超市旗下拥有的农业基地、蔬菜产销合作社以及中央厨房也将会对天天果园全面开放。
如今的线下商超大都面临着租金成本、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上升的问题,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,传统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同时,消费者对于商品品质、价格、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。
近年来,城市超市做了很多创新和变革,也积极拥抱互联网,拓展更多的客源、更好地服务顾客。比如举办厨艺教室、农场采摘等营销活动,把自助餐、现场烘焙咖啡、进口食品的试吃,甚至陶艺体验等组合成立体超市概念,商品结构更高端,支付方式更加多样化等。尽管上海城市超市曾试图通过优化商品结构、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自救,但在电商兴起和疫情的冲击下,这些努力收效甚微。但谁也没有想到,"易主"7年后,上海城市超市走向了全面停业。
上海城市超市的关店只是传统零售业困境的一个缩影。据联商网统计显示,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至少有31家超市闭店,其中,永辉歇业了10家门店,沃尔玛5家,大润发4家,盒马鲜生和天虹超市也各有2家。
但是,闭店并非唯一的出路,许多商超已经开始尝试向数字化转型,并寻求与线上平台合作,以提升销售额和顾客体验。同时,一些商超也试图通过会员仓储制、店面改造、增加体验式消费等方式吸引消费者。传统商超走到今天,也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,继续探索转型,寻找新的增长之道,继续留在牌桌上,或是传统商超最重要的目标。
来源:蓝鲸财经、灵兽、澎湃新闻